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总债务200万亿!储蓄率下跌,居民“负债累累”,钱都花哪了?_当前速递

来源:    时间:2023-01-04 18:51:00

文:林萧


(相关资料图)

相较欧美居民的消费习惯,中国人绝对称得上是“守财奴”。可以说,放眼全球,中国人喜欢存钱的习惯都是出了名的。在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中国人无论收入高低,都会在满足日常开支的情况下,尽可能拿出一部分钱存起来。存钱的原因嘛,其实也非常简单,那就是未雨绸缪,以备不时之需。虽然眼下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,不代表未来也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。毕竟人生在世,谁还能没个病没个灾。

正是因为老百姓爱存钱,所以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。数据显示,2000年的时候,我国的储蓄率为35.6%。到了2008年,这一数字已经飙升至51.8%,增加了16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28.2%飙升到了37.3%,增加了9.1个百分点。如果单看我们自己国家的储蓄率,大家可能没有什么概念。所以下面,给大家找几组对比数据。

以2017年为例,根据IMF(国际货币基金组织)的预测,中国的储蓄率为47%,远高于26.5%的世界平均储蓄率,也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储蓄率。另外,在OECD(经合组织)国家中,2016年居民储蓄率最高的3个国家分别是瑞士、瑞典和墨西哥,其储蓄率分别是18.79%、16.02%、15.45%。同年,我国的居民储蓄率高达36.1%,最后,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,2018年美国居民储蓄率仅为7.6%。

当然了,储蓄率的高低,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和这个国家居民的贫富。以美国为例,美国的居民储蓄率虽然不高,但美国仍然是发达国家,居民收入也连续多年名列前茅。所以,储蓄率的高低,一般只和当地居民的存钱习惯有关。而欧美居民的消费习惯,大多都是“今宵有酒今宵醉”,他们这个月的工资,很少会留到下个月再花。有数据表明,超4成的美国居民拿不出400美元的应急资金,需要问朋友借钱或者变卖东西。

其实我们国家的年轻人在消费方面,也越来越欧美化。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普及以后,年轻人很容易就可以借到钱,因此消费观念越来越开放。所以近些年,我国居民的债务总额也在不断上涨。截止到目前,我国居民债务总额已经达到了200万亿,人均负债高达13万元。与此同时,我国的储蓄率也开始下降,目前在45%左右。那么问题来了,老百姓的钱都去哪了?

1、居民消费观念变了

我们前面说过,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念都变了,变得越来越欧美化,他们不仅不喜欢存钱,反而还养成了借贷消费、奢侈消费的习惯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们兜里的钱就转变为了实物,例如有的人喜欢买房,有的人喜欢买车,还有的人喜欢到处旅游、吃喝玩乐。对于这种现象,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也曾表达过担忧,不知道这种转变是好是坏。

我们前面说过,储蓄率过高,只能说明这个地区的居民爱存钱,并不能说明这个地区经济发达或者居民收入高。事实上,储蓄率过高,其实并不完全是件好事,因为经济的发展,主要是靠消费来带动的。如果人人都把钱存起来不消费,那么经济的发展机会变得十分缓慢。所以有些国家,往往会实行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。简单点来说,就是居民把钱存银行,不仅没有利息,反而还要给银行保管费。这样一来,相当于逼着居民去消费。

2、买房

买房,其实也是超前消费的一种,而且是非常超前的那种。大家都知道,现在的房价并不便宜,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平均房价已经涨到了1万元/平方米。这意味着,随便买个100平米的房子,就需要花费100万元了。但是,大部分家庭都无法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。怎么办呢?别着急,你可以先把所有积蓄拿出来付个首付,然后再向银行贷款,用未来20—30年的时间去偿还。

3、通货膨胀

近些年,物价上涨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。久而久之,钱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。以猪肉为例,没涨价之前是10元/斤,100元可以买10斤。涨价之后是30元/斤,100元只能买3.3斤了。然而,大部分居民的工资却是纹丝未动。

以上,就是我国储蓄率下降,居民债务额也越来越高的几点原因了。那么对于这件事情,大家怎么看呢?欢迎留言讨论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方餐饮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